苏轼王维小说目录 苏轼王维完整免费版阅读

时间:2022-12-14 13:39:15

苏轼王维是著名作者金明春经典小说中的主角,这本小说内容跌宕起伏、深入人心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婚恋生活小说。咱们接着往下看古诗词鉴赏,是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。本部书的作者文笔清新优美,书中的文章意蕴深远。本部图书可以使得我们品读诗词中学习古诗词知识,更重要的是在解读诗词同时,可以感受中国文化,体味诗词美的意境,获取诗词的美好思想和精神力量。

>>>>《以梦为马,诗趁年华》 在线阅读<<<<

精彩内容试读

  从宋朝走来的宋词
  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,你绽放着,你奔腾着。
  你,有着浅吟低唱的柔美;你,有着大江东去的豪放。
  你的唯美,你的气势磅礴,你的豪放,你的婉约,在历史的长空中散发着恒久的魅力。
  宋词,你从宋朝走来,你从历史文化的灿烂霞光中走来,一直走进我们心底。
  你,有着十里桃花的绚烂。你,有着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辽阔。
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,一首《蝶恋花》,三个“深”字,将古代庭院的布局特色,将建筑文化中的经典美,在词句中洋溢出来:
  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  他,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文坛翘楚的苏东坡一首《念奴娇?赤壁怀古》气势磅礴:
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……
  曼妙的宋词,滋养着她。她,也滋养出宋词的婉约。李清照,一首《如梦令》,让我们凝思着绿肥红瘦:
  昨夜雨疏风骤。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。知否。应是绿肥红瘦。
  一首《一剪梅》柔肠寸断:
  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  一首《声声慢》,让我们看到了国破家亡中李清照:
  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!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  一首《满江红》,气象恢弘奔放,写出了英雄的浩然正气与慷慨激昂:
  怒发冲冠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眼望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踏破、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。朝天阙。
  在宋词里,我们感受着中华文化的美与力。我们陶醉在她的美里,我们滋养在她的情里。宋词的大美,有着补钙的作用。宋词的柔美,有着抚慰心灵的疗效。
  宋词,可以吮吸,也可以咀嚼。
  宋词,有着牛奶一般的柔滑,甜美的味道,酸甜的口味,激活着你的味蕾,也醉了你的味蕾,在它的润泽下,你的生命丰美起来。
  宋词,有着煎饼一般的嚼劲,考验着我们有咬合力。但,宋词一旦融入你的体内,那将是成为你的筋骨。
  在这些美得让人心醉的词里,在这些遥远而又贴近心灵的词里,在这些铿锵而又温暖的词里,在这些柔美而又豪放的词里,我们又一次滋养在中华文化里,宋词给了我们心灵的参照,唤醒了我们蛰伏已久的诗心,从而引领我们走向更远的远方。
  今夜,一首诗词把一个节日照亮
  月色清浅,酒浓情深。在公元1076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九年的那个中秋之夜,这也是他辗转各地来到密州的一个中秋之夜,也是他与弟弟已经七年没有相见的一个中秋之夜。他抬头望着天空那轮明月,低头饮下那一杯清酒。月正圆,酒正酣……
  《水调歌头》 中秋
  苏轼
 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。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
  高处不胜寒!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 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 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 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  一首千古绝唱和这轮圆月一起升起,把这个节日照射得光彩灿烂。
  全文情韵兼胜,境界壮美,如行云流水。让我们沉浸在这豪放而阔大的意境之中,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,此时,我们慢慢懂得了词人对明月怀有多么浓厚的向往之情,但对人间更有不舍的眷恋之意。
  神话与现实、出尘与入世、感慨与旷达,就这样层层交织在一首词中。在这首词中,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,又有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情的温暖。在清爽、雄壮、旷达的苏词中,这首《水调歌头》构思奇拔,可谓是千古绝唱。于是,每当中秋月圆之时,那些无法团聚的亲人心中便吟起这首词,在这首词里互相温暖着,在这首词里互相祝福着,在这首词里共赏一轮明月,在这首词里千里共婵娟。
  一首词,一段情,一轮明月,一个佳节。
  在诗词里,我们感受着、分享着诗人的中秋情怀。
  月亮,中秋,润泽出无数诗词佳作。
  每当中秋佳节,那句“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便会和月亮一起从夜空中,从我们的心底升起。
  一轮明月,从一首诗、一首词里升起来,又跌进我们相思的心怀,溅起朵朵凄美的情思,湿润了我们望月的目光。然后,一缕缕纯美得如月光般的诗句在节日里熠熠生辉:
  从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照古时人”、“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”、“不向东山久,蔷薇几度花。白云还自散,明月落谁家”,到杜甫“寒沙蒙薄雾,落月去清波”、“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”、“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”;从岑参的“春去秋来不相待,水中月色长不改”,到白居易的“东船西舫俏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”,美丽的诗句,洋溢在这中秋之夜。
  我们多久没有看一看月亮了?当下,五光十色的东西太多,绚烂多姿的东西太多,但被我们忽略的往往可能是最为真实和纯美的东西。月亮升起、落下,从一勾弯月,到圆圆的明月,该是为我们诠释着一个什么样的哲理?那圆润的月亮,那柔美的月色,该是能抚平我们的浮躁与喧嚣?
  美好的,往往是无价的。
  月亮,正是。
  月光,如此。
  在中秋之夜,在圆润皎洁的明月下,点燃了我们思乡之情的是这句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。接下来,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”则是将国家的安危与和故乡的思念糅合在一起,是诗人杜甫家国情怀的深情表达。月下抒怀,诗中倾诉。诗人即使在美妙的月色里,也不把家国忘怀。
  月,是谁把你挂在天上?
  诗里的月亮,月光里的诗。
  月,还是那轮月。
  那轮明月,那朵情思,千年万年,从没改变,从未走远。
  今夜,一轮明月把一个节日照得通亮。
  今夜,一首诗词把一个节日照得通亮。
  人生快乐品牌
  如果你心中有一块冰,需要别人把你融化。如果你心中有一轮太阳,那么不光你自己温暖,也能温暖别人。阳光不管在哪里,都是光明和温暖的。
  苏东坡,就是一个这样的人。他是一个生命的快乐品牌。
  面对现实,苏东坡的应对是智慧的。他的思维开阔,他饱满的智慧,滋养着他的生活。
  颠沛流离一生,仕途坎坷多难,没有打倒这个男人,他潇洒依然,快乐依旧。
  他不会应对污浊官场中的明争暗斗。他那种无拘无束、直率坦荡、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得他在黑暗的现实中处处碰壁。直爽的人,难免会得罪人。他不是那种明明看见苍蝇也要吞下去的人,他是一定要把苍蝇吐出来的人,尽管吐出来要遭受磨难。
  苏东坡就像美酒一样,时间越久,越是醇美。
  是什么让这位古人如此波澜不惊永远保持豁然的胸怀呢?
  苏东坡说:“吾上可陪玉皇大帝,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。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。”是爱,让苏东坡在常人看来很压抑的事他却过得有滋有味、快乐逍遥。爱山山水水、爱植物动物、爱日月风雨、爱劳苦大众、爱亲朋好友、甚至爱敌视他的人,爱美食、爱游玩。他是一个活泼饱满的人。这种无所不爱,使得他的生活充满情趣。苏东坡一生都卷在北宋政治风浪中,而又始终如海燕般超脱于政治风浪之上。不做官时,他会种田、开荒、建屋、喝酒、写诗;做太守时,他会修水利,鼓励耕种,善待饥民灾民,使自己的辖区一片欣欣向荣。他在杭州上任时修建的苏堤直到今天仍然受惠于民,难怪至今杭州人还总是说苏东坡祖籍在杭州,全然不顾他出生于四川的确切史实。
  大爱有大乐。
  是意志和智慧,帮助他应对一次次的困苦。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东坡:由尘世的标准来说,苏轼的一生相当坎坷不平,但他的生命是豁达的,心灵是自由的。他的一生对世人的贡献远远超过他从世上所取的一切。他总能在没有生机的地方创造生机,这样的生命真的每一时刻都灿烂。他正直、善良、潇洒,热爱生命的每一刻。
  苏东坡超脱旷达并快乐的原因,还有他的出世精神。他知道,现实政治的是是非非、恩宠荣辱,不必记挂于怀。
  苏东坡超脱旷达并快乐的原因,还在于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修养。
  苏东坡超脱旷达并快乐的原因,得益于他的文学滋养和与佛教结下的不解之缘。他的诗词是那么的飘逸和豪放,生活也是如此的豁达和潇洒。屡次的谪居生活,并没有使他感到消沉,反而更深入于佛禅,形成“外儒内道”的情形,他看到了人生如梦的一面,更体会到人间的美好与温馨。他被贬惠州时,相伴十四年的侍妾朝云死了,自己也两目昏障,痔疮大发,尚自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、“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”;再贬儋州,他说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,并且希望长作海南人,“他年谁作舆地志,海南万里真吾乡”;后来渡海北归时竟叹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”;在临终之际,竟然悟出了“早知臭腐即神奇,海北天南总是归”的禅悟境界。
  当我们认知生命的贵重时,我们应该尽量让一切为生命让路,给生命最多的阳光。生命的历程中,有着坎坎坷坷。烦躁、痛苦抑或是失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,即使是有限的幸福和快乐也显得那么的稀少,生活中我们所听到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抱怨。然而,我们依然活着——竭力地、顽强地,甚至是挣扎。当我们站在一个高处或者远处再审视这一切时,才会发现这些和生命本身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。那个高处就是我们对生命本身领悟的地方,那个远处就是我们对生命本身感知的地方。
  不会选择自己的活法,于是便有很多人活得很痛苦;选择错了活法的人,于是便活得很累。如果你活得很痛苦,如果你活得很累,如果你活得很无奈,如果你活得很没意思,如果你活得很糟糕,如果你活得很无聊,那么,你一定是不会选择或者选择错了;那么,你一定是没有懂得生命是你最该珍惜的。苏东坡,是一个会选择的人。
  我们往往看到生活很艰难的人,但他们活得有滋有味。我们看到经济很富裕的人,生活得却很痛苦。究其原因,就是他们的各自选择出了问题。如果你是鱼,那就选择游泳,那就生活在水中。如果你是鸟,那你就选择翱翔,那就生活在天空中。可悲的是,本来是鱼却选择翱翔、向往蓝天;本来是鸟,却选择游泳、向往大海。
  如果你是陶渊明,那你就归隐世外桃源。那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会滋养出你鲜美的生活。但如果你不是陶渊明,如果你一旦长期进驻世外桃源,那与世隔绝寂寞贫寒长期与你相伴,你就会感觉生不如死。如果你是玄奘法师,那你就选择漫漫苦行。一路风雨,一路坎坷,那是你的生活,再远的路也阻隔不了你的追求。九九八十一难,成就了这位苦行僧。如果你不是玄奘,就不要领略那八千里路云和月,因为路上有风景,更有艰难险阻。时时问问自己:人生要些什么?你能要些什么?你被什么所纠缠、所诱惑、所苦恼?你“负石而行”,你背的这块石头是必须的吗?你将行向哪里去?
  不是骆驼就不要选择沙漠,不是雪莲就不要选择雪山。既然是骆驼就不要进驻大都市,既然是雪莲就不要盛开在赤道上。如果你是花,就选择美丽地开放。如果你是树,就选择一方水土一束阳光,快乐地生长。在自己的生命里,在适合自己的生命环境中,展现生命的活力,绽放生命的美丽。
  生命是一次旅行,让快乐与生命同行。选择快乐,其实就是选择了智慧。
  苏东坡是一个创造生命快乐品牌的人,用的就是他的宽阔的思维,用的就是他的饱满的智慧。
  苏东坡是一个人生智慧品牌,苏东坡是一个人生快乐品牌。
  有一个身影穿越千古
  苏轼七岁知书、十岁能文。
  小苏轼开始“膨胀”了,一天,他写了一副对联:
  遍识天下字,读尽人间书。
  他一本正经地把它贴在书房门口。那种少年狂,溢于言表。
  一天,家里来了一位客人,客人看到了门上的对联,微微一笑,从袖筒中抽出一本书向苏轼讨教。
  那是一本先秦古书,苏轼哪里懂啊?有些字他都不认得,这下他被难住了。
  他明白了:原来,自己离遍识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还差的很远很远啊!
  苏轼端详了那副对联很久,在上下联上各添了两个字,成了一副新对联:
  发愤识遍天下字;
  立志读尽人间书。
  从此,他更加努力读书。
  “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
  他的博大,他的丰富,是他的善于汲取各家所长。他汲取各家所长,成就了一个丰富的苏轼。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;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;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。
  于是,苏轼有“风风雨雨、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?”的格局,苏轼有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的从容。
  走过万水千山,走出了一个大写的苏轼。走过万水千山,走进了一个诗意的苏轼。走到长江边的赤壁,写下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;来到杭州的西湖,有了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;即使在黄州吃口猪肉,也能写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”;岭南偏僻吧,但人家却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。
  他有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的豪放,也有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浪漫,还有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的深情。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他懂得认识事物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。
  父亲苏洵,铮铮铁骨,不畏强权,勇于对抗权倾朝野的王安石,这让苏轼开始明白什么是风骨;妻子王弗知心温柔,让他懂得什么是深情;苏辙因他一路贬谪,但毫无怨言,是他感受到什么是亲情;朋友章惇强势逼人把他流放海南,但他却学会了宽容与饶恕。
  密州的难民,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。
  海南的土著,让他的贬谪之旅竟然变成传道之路。
  是站在人生之上,还是站在生活之中。我们的脚步时而坚定时而慌乱,但是苏轼却像一面旗帜飘扬在我们的人生视野里。
  从容也罢,洒脱也罢,一个人如果能像苏轼那样,那一定是有一个宽阔的胸怀。我们关照着世事,却无法左右世事,甚至无法左右我们自己。一生的冷暖,都随花朵飘落。也许,我们永远不能领略苏轼泛舟赤壁时的情怀。千年不朽的苏轼,不时地浮现在我们的梦中,不时地关爱着我们的思虑,不时地引领者我们的脚步。
  我们不能生活在哲学里,但哲学可以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,温暖着我们,引领着我们。
  他把人生悲欢用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,他的词饱含了人生体验。他不仅有“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”的浸骨柔情,还有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的至理感悟,更有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的空灵顿开。他的诗词雄浑苍凉、大气磅礴,昂扬郁勃、奇伟雄壮,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,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。我们仰望,我们行走,匆匆的,有时停下来,或者徘徊,但我们还要前行。阳光照过来,我们温暖在阳光里,行走在阳光里,这本身就是人生的幸福。
  一个心胸广阔的人,谁也无法把他的心灵放逐天涯海角。一个心胸狭窄的人,自己也会把自己逼进狭路、放逐天涯。荒蛮的海南,在他的脚下,成为了他的又一个心灵家园。苏轼的超旷达观的襟怀,使得他成为不倒的苏轼。“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”,苏轼能够超然“游于物之外”,自可“无所往而不乐”,使得我们为之赞叹。我们可以如此这般地议论他,却总是无法否定他。因为,大江东去,浪淘尽,才会凸显千古风流人物。
  他通达,但他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,仍然坚持着对人生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苏轼的为人表里澄澈、风节操守,成为千古绝唱。
  我们总是试图改变别人,甚至试图改变世界,其实,你不如改变自己。适应世界,还是改变世界?改变自己,还是改变世界?苏东坡,用他自己的身影告诉了我们。
  有一个身影穿越千古,至今仍走在我们的人生道路前面。
  千年英雄苏东坡
  一、诗书芳华
  景佑元年,即公元1036年,在美丽的四川眉山,有一个婴儿降生了。
  据传说,“眉山出三苏,草木为之枯。”这是人们以此来赞美三苏的绝代之才华。
  六十四年之后,也就是在他去世后,有人说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日子。
  很小的时候,他的母亲就教他读《范滂传》。这对于他的品行的形成有着启蒙的教育。
  十岁的那年,父亲苏洵给他改名苏轼。“苏老泉、二十七、使发奋、读书籍”——《三字经》,这个苏老泉,就是苏洵。苏洵从此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和孩子,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学习,把他的两个儿子和自己一起培养成“唐宋八大家”中之人物。“唐宋八大家”,他一家占了三位。
  当然,取得如此成就,读书学习一定是很刻苦的。以至于苏轼后来在海南流放时,一天晚上做梦梦到了父亲第二天要考他背诵《春秋》。但他连一半都没背诵完,梦里很是害怕。就这样吓醒了,醒后呆呆地坐在床上竟不知所措,感觉得自己就像挂在钩子上的鱼:
  夜梦嬉游童子如,
  父师检责惊走书。
  计功当毕《春秋》余,
  今乃始及桓庄初。
  怛然悸寤心不舒,
  起坐有如挂钩鱼。”(引文:《夜梦》)
  1055年,19岁的苏东坡在四川眉山青神古中书院学习。老师王方是进士出身,很是有学问,对聪明的、爱学的苏东坡格外喜欢。
  有一天,师生一行外出踏青,见山中有一寺庙便走了进来,寺庙叫中岩寺,寺庙住持亲自带领书院的师生在寺中游览。然后,寺庙住持又领他们来到寺庙的后山,这里有一水潭,一直没有名字。住持说:“可否为此水潭取一个名字啊?”
  学生们跃跃欲试,他们看见水潭中的鱼儿听到人们的谈笑声竞相跃出水面,好像在响应呼唤。
  “就叫跳鱼池。”
  “叫藏鱼池。”
  但住持感到名字不响亮,对这些名字不很满意。
  王方看苏东坡躲在后面不说话,便喊他说:“你能为此谭取一个什么名字吗?”
  苏东坡走上前来,说:“潭水中的鱼儿本在欢快地游玩,因为游人的呼唤而跳出水面,不如就叫唤鱼池。”
  住持一听,大悦,拍手称妙:“妙妙妙,唤鱼两字意境甚妙,新颖雅致,有声有色,此名,必将流传后世。太好了!”
  王方有一女儿,叫王弗,16岁了。王方将白天为水潭取名的事说给女儿听,当然,没有说大家都给水潭取的是什么名字,让王弗也为水潭取一个好听的名字,以此来看看女儿才华如何。
  王弗想了想,拿起毛笔,在纸上写下三个漂亮的大字:唤鱼池。
  啊!王方看后,很是惊喜,简直太巧了了,说,我的学生苏东坡也是取的这个名,你们怎么竟然取的是同一个名字啊?太巧了!太巧了!
  苏东坡与王弗两人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,这简直是心有灵犀,这一下子让王芳突然有了把女儿嫁给苏轼的想法。
  新婚之夜,苏轼写了《南乡子·集句》,交给新婚妻子看:
  南乡子·集句
  寒玉细凝肤。
  清歌一曲倒金壶。
  冶叶倡条遍相识,
  净如。
  豆蔻花梢二月初。
  年少即须臾。
  芳时偷得醉工夫。
  罗帐细垂银烛背,
  欢娱。
  豁得平生俊气无。
  景祐二年,苏洵带着两个儿子从眉山去开封赶考
  那年的答案,可以称为是大宋以来最为壮观的阵容:考生除了苏家人还有大名鼎鼎的曾巩,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。都是重量级人物啊!
  20岁的苏东坡考卷文章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写得极为精彩,在阅卷时,打动了主考官欧阳修,本想定为第一名。但他又一想,写得如此好的文章,恐怕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写的吧?总不能把自己的学生定为第一名吧?应该避嫌啊,于是,把这个份卷子压为第二。
  本来该是第一名的苏轼,就这样乌龙成了第二名。
  他的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,一下子成为科举答案的范文,当时有一句俗谚叫,“苏文熟,吃羊肉;苏文生,吃菜羹”。
  遗憾的是,母亲在他们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忽然病逝,那个后来的考中进士大好消息再也听不到了。
  是弟媳妇在家里料理的后事。
  妻子王弗此时生下了一个儿子。
  二、飞鸿展翅
  在他即将走上仕途的时候,他的父亲也离开人世。
  苏轼来到凤翔,任凤翔府签判。凤翔三年,妻子王弗陪伴着他。
  在凤翔,苏轼时常想起弟弟:
  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
  人生到处何所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  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
  父亲去世一年后,妻子王弗病逝。
  母亲、父亲、妻子,相继离他而去,如此沉重的打击,如此沉重的灾难,此时年轻的苏轼受不了了,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。
  他在埋有亲人山上,流着泪种下三万棵松树。
  妻子王弗,是他一生的痛。
  十年后的一个夜晚,他又梦到了妻子王弗。
  《江城子·记梦》
  十年生死两茫茫。
  不思量, 自难忘。
  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  纵使相逢应不识, 尘满面, 鬓如霜。
  夜来幽梦忽还乡。
  小轩窗, 正梳妆。
  相顾无言, 惟有泪千行。
  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  他来到杭州任太守,为了治理西湖的水灾,他带领人们清理淤泥,淤泥挖出来,筑成了一道堤,把长堤上种植杨柳,小桥亭阁,构成了西湖十景中著名的“苏堤春晓”。?
  苏东坡在西湖中建了三座小石塔,就是著名的西湖美景——“三潭映月”。??
  面对眼前美丽的西湖,他写道:
 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 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  于是,西湖以后有了别名西子湖。
  1074年,熙宁七年,39岁的苏轼任密州知州。
  来到密州,眼前惨不忍睹,当时正在闹蝗灾。他马上投入治理蝗虫的行动中。
  天灾还没结束,西夏又要入侵北宋。
  苏轼密州出猎后,他悲愤写道:
  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
  老夫聊发少年狂,
  左牵黄,右擎苍,
  锦帽貂裘,
  千骑卷平岗……
  接着,他给好友写了一封信《与鲜于子骏》:“近却颇作小词,虽无柳七郎风味,亦自是一家。呵呵。”
  他的词,一改宋朝词风,全无词坛霸主柳永的柔美之风,把词硬生生地变成了豪放风格。据说这首是历史上第一首豪放词,一改以往柳永式的儿女情长。
  你注意了!这封信后面的“呵呵”,“呵呵”,原来我们当今微信聊天中的“呵呵”并非当今网络语言的新创啊!
  苏轼在《与陈季常》一信中写道:“一枕无碍睡,辄亦得之耳。公无多奈我何,呵呵。”在苏轼的信中,至少45次使用过呵呵。
  “呵呵”,苏轼啊!你真是文坛先锋。“呵呵”!
  呵呵,他就这样笑着活下去。
  望着天上的明月,他想念七年未见的弟弟:
 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 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  明月几时有?
  把酒问青天。
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  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  (何似 一作:何时; 又恐 一作:惟 / 唯恐)
  转朱阁,低绮qǐ户,照无眠。
 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(长向 一作:偏向)
 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 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?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。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,何年何月。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,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,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。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,哪像是在人间。
 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,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,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。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,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?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,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,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。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,即便相隔千里,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。
  这首词。成为文学史上写月诗词的巅峰。
  两首《江城子》,同样的韵脚。
  一首哀婉之极:
  十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  一首雄壮之极:
  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  宋神宗熙宁十年,42岁苏轼赴任徐州知州。
  八月二十一日,决堤的黄河水漫徐州,苏轼住到城墙上,指挥抗洪救灾。并在在城东南修了一道长堤,派人驾船载粮,四处救济。
  苏轼带领全城百姓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奋战,徐州的抗灾取得了胜利,朝廷发文表彰。
  百姓为了感谢苏轼,纷纷把猪羊送到府上,苏轼推辞不掉,然后做成红烧肉,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。此肉肥而不腻、酥香味美,大家称它为“回赠肉”。此后“回赠肉”就在徐州一带流传,并成徐州传统名菜,“回赠肉”即为东坡肉的原型。
  三、乌台诗案
  王安石的变法,有他积极的一面,也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,苏轼在诗中写道:
  《山村五绝》
  杖藜里饭去匆匆,
  过眼青钱转手空。
  赢得儿童语音好,
  一年强半在城中。
  有一首诗成了引发“乌台诗案”的导火索:
  凛然相对敢相欺,
  直干凌云未要奇。
  根到九泉无曲处,
  世间惟有蛰龙知。
  这首诗是写给钱塘秀才王复的,王复在乡间行医,悬壶济世,被百姓广为赞颂。王复的庭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百年古桧。
  王珪、沈括却说这是在隐刺皇帝:皇帝如飞龙在天,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,不臣莫过如此!
  于是,一场“乌台诗案”从此给苏东坡带来了厄运。从此,苏东坡的坎坷命运拉开了序幕。
  “乌台诗案”使得有29位大臣和名士遭到牵连,驸马王诜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,王巩被发配到西北边陲,苏辙上本求情而被降职,大臣张方平被罚红铜30斤,司马光和苏东坡的18个朋友被各罚红铜20斤。
  牢狱中,苏轼曾把毒药偷偷埋在监狱的土中,想一旦得知有杀头的消息,就自己先服毒***
  儿子苏迈给苏轼送饭,两人曾经约定,如果一旦知道定为死罪,就做一道鱼的菜送来。
  后来苏迈需要离开这里,筹集饭钱,便让亲戚替他来送饭,亲戚不知这个约定,一次为了改善苏轼的伙食,便做了鱼的菜,苏轼看到眼前的有鱼的菜,以为自己就要死了,于是,写下了《狱中寄子由》:
  圣主如天万物春,
  小臣愚暗自亡身。
  百年未满先偿债,
  十口无归更累人。
  是处青山可埋骨,
  他年夜雨独伤神。
  与君今世为兄弟,
  又结来生未了因。
  为苏轼说情的人很多,其中就包括变法派首领王安石,他说,盛世是不杀士大夫的。太后也为苏轼说情。
  皇帝派亲密太监进监狱去观察苏轼的狱中表现,以此来判断苏轼是否真的与皇帝作对。太监便扮作罪犯在夜里进了苏轼的那间牢狱,太监一进牢狱便躺在床上装睡。苏轼也没在意,也躺着床上入睡了。而且睡得还很香。
  第二天一早,太监对苏轼说,你不会有杀头之罪了,你马上可以出狱了。
  苏轼在监狱里被关了四个月零二十天,除夕前被放出牢狱。走出监狱大门,他心情很是复杂:
  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声名不厌低。
  塞上纵归他日马,城东不斗少年鸡。
  四、寂寞沙洲冷
  1079年,元丰二年未,苏轼出狱后,被贬黄州。
  接下来一个严重问题摆在苏轼面前,就是一家人的生活问题。
  有人为他在官方求租了一处城东的荒废的坡地,于是,他开始了开荒种田,坡上满是野草,在烧荒中,一口井露了出来,天无绝人之路,有了井,庄稼的浇灌问题就好办了。
  贫瘠地适合种大麦,于是苏轼在这里种上了大麦。
  一位老农告诉苏轼,麦苗一开始不要让它疯长,让牛羊啃一啃麦苗,这样明年麦子就会丰收。
  诗人白居易也有一处东坡,他在东坡种花。
  苏轼望着这片城东的坡地,给它取名:东坡。同时,也给自己取名东坡。
  苏轼和弟弟的情感很深,他在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写道:
  人生到处知何似,
  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  泥上偶然留指爪,
  鸿飞那复计东西。
  老僧已死成新塔,
  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  往日崎岖还记否,
  路长人困蹇驴嘶。
  在诗中,他感慨道: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?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。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,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,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!奉闲已经去世,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,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,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。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,由于路途遥远,人困马乏,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。
  在黄州,他居住在一座寺院里:
  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
  缺月挂疏桐,
  漏断人初静。
  时见幽人独往来,
  缥缈孤鸿影。
  惊起却回头,
  有恨无人省。
  拣尽寒枝不肯栖,
  寂寞沙洲冷。
  黄州,苏东坡以词抒怀:
  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
  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,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。
  莫听穿林打叶声,
  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  竹杖芒鞋轻胜马,
  谁怕?
  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  料峭春风吹酒醒,
  微冷,
  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  回首向来萧瑟处,
  归去,
  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  三月七日,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,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,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,只有我不这么觉得。过了一会儿天晴了,就做了这首词。
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,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。拄竹杖、穿芒鞋,走得比骑马还轻便,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,照样过我的一生!
 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,微微有些冷,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。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,我信步归去,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。我既不怕雨,也不喜晴
  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  大江东去,
  浪淘尽,
  千古风流人物。
  故垒西边,
  人道是,
  三国周郎赤壁。
  乱石穿空,
  惊涛拍岸,
  卷起千堆雪。
  江山如画,
  一时多少豪杰。
  遥想公瑾当年,
  小乔初嫁了(liǎo),
  雄姿英(yīng)发。
  羽扇纶(guān)巾,
  谈笑间,
  樯橹灰飞烟灭。
  故国神游,
  多情应笑我,
  早生华(huā)发。
  人生如梦,
  一尊还酹(lèi)江月。
  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:?
  长江朝东流去,千百年来,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,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。?
  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:
  那旧营垒的西边,人们说,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。?
 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:
 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,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,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。?
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:
  祖国的江山啊,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!?
  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:
  遥想当年周公瑾,小乔刚刚嫁了过来,周公瑾姿态雄峻。?
  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:
  手里拿着羽毛扇,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,谈笑之间,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。?
  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、早生华发:
  神游于故国(三国)战场,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,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。?
  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:
 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,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,和我同饮共醉吧!
  在黄州,“吃货”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:
  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粪土,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鲜煮。慢着火,少着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
  他被贬到哪里,美食就在哪里。
  东坡三味,东坡肉、东坡鱼、东坡肘子、东坡豆腐,还有东坡饼,还有……
  朋友巢谷懂医学,有一个祖传秘方,但这个秘方连儿子都不想传下去,但他给了苏东坡,苏东坡对了江水发誓,绝不泄露。
  但是不久这里发生了特大疫情,为了救百姓于疫情之中,苏东坡只好违背诺言,公开秘方,救了百姓。
  苏东坡开始喜欢上了佛教,和主持佛印经常交流佛学。
  一次,他把写的一首诗让学童过江交给佛印:
  稽首天中天,
  毫光照大千。
  八风吹不动,
  端坐紫金莲。
  这里的“八风”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“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”八种境况。
  佛印一看,不动声色,微微一笑,在诗的下面写了两个字:
  放屁!
  学童把诗拿了回来,苏东坡本想听到佛印的赞美,但打开诗稿一看,很是不高兴。
  于是,他过江要找佛印理论理论。
  没想到佛印正在等着他,说道:八方吹不动,一屁打过江。
  苏东坡一听,顿时大悟,哈哈大笑起来。
  《赤壁赋》
  东坡携友夜游,有鱼无酒,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须。”于是携酒与鱼,复游于赤壁之下。
  《赤壁赋》里的这个“妇”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。
  1084年,47岁的苏东坡离开黄州畅游庐山。
  在庐山,他留下一首打油诗、三首《初入庐山》、两首风景诗,还有一首《题西林壁》。
  《初入庐山》
  芒鞋青竹杖,
  自挂百钱游。
  可怪深山里,
  人人识故侯。
  (引文:《初入庐山三首》其一)
  穿着草鞋,拄着青竹拐杖,我身上只带了一点零花钱。奇怪了,这么一座深山里,每个人都认识我。
  《题西林壁》
  横看成岭侧成峰,
  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  不识庐山真面目,
  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  横看:从正面看。庐山总是南北走向,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.
  侧:侧面。
  从正面、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、山峰耸立,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。
 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。
  深层解读:新旧两党立场不同,结论也不同。事实上,人们都置身局中,置身历史长河中,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,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,得出恰当结论。
  五、此心安处是吾乡
  1094年绍圣元年,59岁的苏东坡先发配岭南,4月被贬英州。6月再贬惠州。
  在惠州,苏东坡把官宦人家不要的羊脊骨买来,竟也做成了美味。
  他写信给苏辙说:这羊骨头能吃出蟹的味道,连身边的几条狗都嫉妒了。
  和苏东坡一起来惠州的是第三任妻子王朝云。由于生活的困苦王朝云面黄肌瘦憔悴不堪,苏东坡很是疼爱王朝云,为王朝云做食疗滋养,用芦荟、西湖莲子等有养颜功效的原料,独创成东坡西湖莲这道名菜。
  1097年,绍圣四年。62岁的苏东坡再贬儋州。
  在儋州,天性会吃的苏东坡把嘴对准了生蚝。他写信告诉儿子,生蚝食之甚美,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,生蚝可以烤着吃,我长春对苏过说千万不要泄密,因为我就担心朝廷那帮君子们,一旦听说了这事儿,争着抢着走我东坡的路线,到海南来,跟我分享此美。
  哈!你看看我们的苏东坡多么可爱和幽默啊!
  他向朝廷提递交了祈求退休的《乞致仕状》:
  臣素有薄田,在常州宜兴县,粗了饘粥,所以崎岖万里,奔归常州,以尽余年。
  在常州,苏东坡借住在孙氏老宅。苏东坡给苏辙的书信说:“我已经决定安居常州,借得孙家宅,极好。江浙人喜欢我,不会没有房子住。”
  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,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公元1101年,苏轼写下这首《自题金山画像》,不久便去了更远的远方。
  辛巳年,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,64岁的苏东坡离开人世。
  临终前,他说:“我平生未尝为恶,自信不会进地狱。”
  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这句经典名句,至今熠熠生辉。
  《和董传留别》
  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  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
  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。
  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。
  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:
  裹:经历。华:丰盈而实美。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,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。
  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:
 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“烹瓠叶”那样的苦日子,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答案。
  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:
 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,但却有机会被那“选婿车”包围,让自己眼花缭乱。
  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:
  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,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。
  不是被贬,就是在被贬的路上。他一生颠沛流离,北至北京,南至南海,西到川渝,冬到蓬莱。
  但不管走到哪里,他都懂得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  王巩受 “乌台诗案”牵连,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。王巩受贬时,其歌妓柔奴(寓娘)毅然随行到岭南。王巩北归,出柔奴为苏轼劝酒。
  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
 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,姓宇文氏,眉目娟丽,善应对,家世住京师。定国南迁归,余问柔:“广南风土, 应是不好?”柔对曰:“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”因为缀词云。
  常羡人间琢玉郎,
  天应乞与点酥娘。
  尽道清歌传皓齿,
  风起,
  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  万里归来颜愈少。
  微笑,
  笑时犹带岭梅香。
  试问岭南应不好,
  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  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:
 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,就连上天也怜惜他,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。
  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:
  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,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,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。
  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:
 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,更加容光焕发,更显年轻了,微微一笑,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。
  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:
  我试着问她:“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?”你却坦然答道:“心安定的地方,便是我的故乡。”
  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
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。
  细雨斜风作晓寒,
  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  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  雪沫乳花浮午盏,
  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  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  媚:美好。此处是使动用法。滩:十里滩,在南山附近。洛:洛河,源出安徽定远西北,北至怀远入淮河。漫漫:水势浩大。
  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  是说:细雨斜风天气微寒。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。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,水势浩大,茫茫一片。
  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  雪沫乳花: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。午盏:午茶。
  蓼(liǎo)茸:蓼菜嫩芽。
  春盘:旧俗,立春时用蔬菜水果、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
 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,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。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。
  《观潮》
  庐山烟雨浙江潮,
  未至千般恨不消。
  到得还来别无事,
  庐山烟雨浙江潮。
  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:
  庐山的烟雨,钱塘江的潮汐,都值得去观赏。不到这里的话会遗憾终身。
  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:
  终于亲眼看到庐山、浙江的景致,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、并无惊奇,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,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
  有人说这是秦观所作,也有说法认为这是苏轼的酒后游戏之作。
  怎么读呢?
  六、人间有味是清欢
  千古全才、通才。
  在写诗方面,他和黄庭坚并称是苏黄;在写词方面,他和辛弃疾并称是苏辛;在散文方面,他和欧阳修并称是欧苏;在书法方面,他位列“宋四家”;在绘画方面,他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。
  林语堂形容东坡的一生是“人生的盛宴”。
  作为中国历史上“不可无一难能有二”(林语堂语)的文化巨人,林语堂说:“苏轼已死,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,但是他留给我们的,是他那心灵的喜悦、思想的快乐,这才是万古不朽的。”
  人生百味、悲欢离合。
  读苏东坡吧!
  灰心丧气时,去读苏东坡吧,他会激励你:谁怕? 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  不被人理解时,去读苏东坡吧,他理解你: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  得意时,去读苏东坡吧,他会告诉你: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  想念亲人时,去读苏东坡吧,他会安慰你: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  走不出过往时,去读苏东坡吧,他会点醒你: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诗酒趁年华。
  他豁达面对人生风雨。
  他走过一生,活得通透。
  童年,美好时光。
  《送表弟程六知楚州》。
  我时与子皆儿童,
  狂走从人觅梨栗。
  健如黄犊不可恃,
  隙过白驹那暇惜。
  青年,跋山涉水。
  人生到处知何似?
  应是飞鸿踏雪泥。
  往日崎岖还记否?
  路长人困蹇驴嘶。
  中年,责任在肩。
  《临江仙·夜归临皋》。
  长恨此身非我有
  何时忘却营营
  暮年,享受人间清欢。
  人间有味是清欢
  终年: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  回首向来萧瑟处,
  归去,
  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  半世颠沛流离,一生诗情画意。他苦中作乐,乐到忘了苦。
  他从失落的人生中打捞洒脱。
  余光中说:“如果要去旅行,我不要跟李白一起,他不负责任,没有现实感;杜甫太苦哈哈了,恐怕太严肃;可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,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。”
  林语堂说,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。有他陪伴,再难的生活都能过得乐呵呵。他不像李白神仙飘逸,也不像杜甫忧心为国,他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,有做人的烦恼和痛苦,但他却能从旷观中获得解脱。千百年过去,天才诗人不计其数,唯有苏东坡,中国人提起便会温暖一笑,说我也想像他一样活着。
  苏东坡,可以说是情绪管理大师,他在仕途的大起大落、受挫又受挫,流放再流放中,把自己的情绪调理得风生水起。
  这,很难做到。但苏东坡做到了。
  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、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,走向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。
  心中有事过不去,只因未读苏东坡。
  林语堂曾说:苏轼已死,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,但是他留给我们的,是他那心灵的喜悦、思想的快乐,这才是万古不朽的。
  把别人眼中的苟且,过成了自己的诗意生活。
  他不懂政治游戏规则,他不懂政界需要的是隐忍与克制、圆滑与见风使舵,他的心中,只有黎民百姓。
  如果身陷深沟,怎么办?咱们的苏轼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:即使身陷深沟,也要仰望星空。
  生活以风雨袭我,我则报之以微笑。
  一路被贬谪下去,苏东坡官越做越小,流放得越来越远,仕途上东坡在走下坡,但他整理好情绪,东坡一生都在走上坡。
  他的随遇而安,他的不丧失自我,他的不忘初心,他的在逆境中把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照顾得好好的,他的在低潮中的达观豁达,成就了一个可爱的东坡,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东坡。
  一次次的击打中,反而锻造出一个抗打压的苏东坡,反而锻造出一个快乐的苏东坡,反而锻造出一个英雄的苏东坡。
  2000年,法国《世界报》报纸评选12名世界千年英雄,苏东坡榜上有名,是亚洲唯一的入选者。

以梦为马,诗趁年华

  • 作者: 金明春
  • 类型:现情
  • 已完结

古诗词鉴赏,是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。本部书的...

热门小说榜

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、小说评论、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!